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(摘录)


《人民日报》1988年3月12日头版


  三月七日上午,中央财经小组意见:同意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作为试点,由北京市牵头,国家科委、国家教委、中科院、海淀区政府参加,财政、银行、税务开绿灯。


  最近,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批示精神,由国家科委、国家教委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科协、北京市科委、海淀区政府,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七家单位组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联合调查组,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几年来涌现的新型科技企业进行了调查。


  中关村地区是我国最大的、也是世界上少有智力密集区,这个地区所在的海淀区有高等院校50所,其中许多是第一流的,有中国科学院,中央各部委和北京市属研究所138所,有科技人员8万人,其中有高级职称的占1/3以上。


  1980年这里发生一件建国30年以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,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为首的一批科技人员,组成一个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,推动“技术扩散模式”,这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科技企业最早的雏型。几年来,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,越来越多,越滚越大。1983只有11家,1984年发展到40家,1985年达到90家,到1987年年底为止,电子一条街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共148家,它们集中在白石桥路、海淀路和中关村路的“F”形地带内,这就是人们讲的所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。


  发展速度快,经济效益好,不占用国家财政拨款,却创造和积累了可观的财富。

- 完毕 -